01 个人介绍
姓名:施肖同
性别:女
班级:2019级英语(4)班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曾任学生职务:院学生党建委副主任、班主任助理、朋辈辅导员等职务。
曾获奖项:连续三年获省政府奖学金,多次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班干部、校优秀团员、卓越人才奖学金等荣誉,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二等奖、全国口译大赛浙江赛区二等奖等学科竞赛14项;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校级十佳团队、校级先进个人;曾赴联合国驻华机构实地参访;目前已推免至澳门大学。
座右铭: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02 心得体悟
热忱欢洽,奔向未来
大学生活里的每一次经历都让施肖同更加坚定地学习语言专业,她想用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的大学生活“树tree,海洋ocean,钉子nail,吉他guitar”,连起来刚好是她的名字“同tong”。这四个词语也是她对于自己的要求:像园丁浇筑语言之树,持之以恒地学习语言;像海洋汇聚各川支流,实事求是地勇于尝试;像钉子紧紧向下扎根,不惧挑战地努力向前;像吉他渴望引吭高歌,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现在,让我们走进她的大学旅程,感受她的花样青春。
学会坚持,从容不迫等待花期
通过实践,施肖同认识到语言学习没有捷径,贵在坚持:长期坚持每天背单词、精听、精读,提取文章精髓,总结文章内容,不断复习直至内化于心。
作为一个爱坐最后一排的“小社恐”,她平时除了紧跟老师的步伐之外,在课后更是对每个专业课都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拆解任务,每个部分用不同的方法去复习;学会总结整理,做到及时巩固练习;学会勇于开口,锻炼自信同时提高口语;学会利用时间,用碎片化时间反复记忆。“work harder and play harder”,她认为玩得时候要尽兴,学习的时候也要尽兴,专注于当下的事情,效率反而会提高很多。
在学习生活中,她不可避免地会有迷茫焦虑的时候,面对这样的心情她能够快速地消化并且调整好状态继续向前迈进。施肖同说:解决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去行动,去放平心态,去感受生活。在追求事事称心的路上不断努力,就算差一点,也是半称心了。遇到迷茫焦虑时,去散步,去饱餐,去做能够让自己开心的事,让自己脱离这样负面的情绪;或者去读哀歌,去读悲剧,去感受这人世间的疾苦,再回望自己现在的迷茫焦虑似乎只是人生中微不足道的小事。
抓住机遇,不惧艰险选择挑战
施肖同认为人生宽阔,不应囿于学习成绩,而应该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机遇和挑战,去主动抓住它们,战胜它们。她在大学期间广泛地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诸如联合国驻华机构(北京)实地参访项目、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香港浸会大学数据新闻传媒项目、校卓越人才基地项目等,正是这些活动让她提高了认知,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看世界。是因为她勇于选择才有了这些机遇,而挑战更是如此,这些机遇和挑战让她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其中让施肖同最难忘的经历,莫过于联合国的项目,她见到过儿童基金会的第一缕阳光和茫茫白雪覆盖联合国蓝色基调的建筑;在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会、艾滋病规划署、难民署等进行交流学习;在乐益融残障姐妹交流分享会上认识了散发光和热的残障社会工作者们;在张裕爱斐堡葡萄酒庄园品鉴红酒;在审美工作坊完成了“达达主义”作品;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跨文化”工作坊中扮演着“社牛”和“社恐”人……在这样的氛围下,她渐渐揭开了联合国看似神秘的面纱,关注到青年能参与其中的息息小事,聚焦青年发展、畅谈青年未来、发出青年声音。借此,施肖同想告诉大家的是:一定要积极尝试,抓住机遇,投身实践!在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人生里,不顾一切纵身跃进那未知的命运,通过重重障碍,突破自我,最后战胜困难。
锚定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
是一次“播”浪鼓,播动文化之浪,播响时代之鼓社会实践项目让施肖同更加坚定了要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的路上继续努力,更加点燃了她对语言专业热情。在项目初期,她们小组成员都感受到了迷茫,中途疲劳的奔波,宣传时期的不易。她们仍然没有为此气馁,在困境中坚持文化传播的初心。直到后来有了七章公园多家企业的加入,多名留学生的参与,她们的实践团队才渐渐壮大,校企联动,走进了2省3市4地,开展了实地采访、深度调研、和留学生在共享直播间卖香薰灯和南昌拌粉。那时她真切感受到了跨文化交际的魅力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快乐,也是真正觉得她们一行人像一个小小拨浪鼓,奏响了时代主旋律,波动了文化的涟漪。从这样一次体验中,她成长了许多,也希望大家一定不要给自己设限,去把那些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
在高考毕业时施肖同义无反顾地选择语言专业,在大学期间,每一堂课,每一次比赛,每一次实践,都让她懂得语言专业的重要性,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彼时,站在研究生的节点上,她再次选择了语言学专业。她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专业会限制我们的职业选择,只要你怀着一颗赤忱的心,利用它去探索世界,去探索自己,它会变成一把打开你全新人生的钥匙。就语言学专业来说,你可以走上三尺讲台在教育领域深耕;你可以走进医院参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或埋头数据处理,为语音智能和多语转换添砖加瓦;你还可以去研究翻译,用罗马石柱重塑苏州园林;你甚至还可以投身AI洪流做一个“码农”……因此,无需将自己的未来囿于别人的口中,如她一般,每勇敢地迈出一步,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大步大步地走向属于自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