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程蕊
学院: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班级:2021级英语(2)班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曾任学生职务:班长、外国语言文学学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班主任助理
曾获奖项:大学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大广赛全国二等奖和省一等奖,大英赛省三等奖,外研社·国才杯演讲比赛全国二等奖(网络赛场)等奖项和荣誉
师长点评:程蕊同学是元气满满的女孩,是智慧的星火,是师生心中有力帮手,她在图书馆、自习室淬炼思想锋芒,用笔尖丈量文化深度,在翻译中触摸语言温度,把大学四年交织成独特的青春图谱,以“累土不辍,丘山崇成”的信念,让世界听见中国青年的声音。(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辅导员郑宇徽)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浇铸出程蕊永不言败的内心,催生出她无限勇气的源泉,与冷静、理智一同编织出程蕊的成长脉络,同时,她的一言一行也在不断践行着她所坚守的观念——自信、务实、努力和平衡。
心坚志定,从容致远
在学院的 “学长学姐面对面” 活动里,程蕊以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为切入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向学弟学妹们深入浅出地阐释 “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这一质朴却深刻的道理。她言辞恳切地说道:“往昔的成功与失败早已尘埃落定,木已成舟,我们最该做的,是及时从过往经历中抽离出来,深入剖析、反思,提炼出能为未来铺就坦途的宝贵经验与启示。”
这寥寥数语,不仅是她内心坚韧的直观映照,更是她强大情绪管理能力的有力彰显。她始终秉持着平和、稳定的心态,这份平和绝非源于对现状无力改变的无奈与懊恼,而是深度思考、理性判断后的抉择,是她积极自救、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
面对 “过去有哪些失败令你印象深刻” 的提问时,她坦然自若,直言自己从未有过后悔之意,想要什么便放手去追,缺什么知识就立刻去补。
就拿那次令她印象极为深刻的大广赛来说,竞赛内容早已突破本专业的范畴,需要具备跨专业知识与能力,这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除了那些竞赛内容上的困难,她实际上首先面对的是距学科上的差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开展基本集中在临平校区的艺术与设计专业,和英语专业区别很大,但程蕊没有丝毫退缩,她充分挖掘身边的社交资源,在各种社团活动上主动联系不同专业的同学,虚心向他们请教,希望能搭建起通往比赛的桥梁;她还曾无数次往返于老师的办公室,在电脑上敲下一封又一封问询的邮件,不厌其烦地寻求指导……她的努力也终于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她用一封又一封邮件搭建起临平到下沙、自己和大广赛的坚实的桥梁。此后,她便将自己的全身心注入大广赛的文案策划和答辩之中,而这段跨专业的参赛经历,早已成为她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而那些看似和本专业无关的知识,在日积月累中悄然滋养着她的内心,让她跳出思维定式,拥有了全新的视角去认识世界。
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成为第一,无疑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其艰难程度超乎想象,绝不是仅凭几句豪言壮语就能登顶的。每一个渴望站在巅峰的人,都明白这一路布满荆棘,充斥着数不清的焦虑与慌张。程蕊也不例外。她说:“我在大一大二的绩点排名大约在第七第八,对于保研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位置。”面对着这样的压力,她也遭遇过无数次的自我怀疑,那些深夜里难以入眠的时刻,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失败的可能,每一个不确定因素都像沉重的枷锁,试图束缚住她前进的脚步。
但程蕊从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内耗上。每次课前,她提前查阅文章相关背景知识,将自己代入和文章相同的时代背景;她翻阅词典,攻克各个专业生词,让那些生涩难懂的阻碍变成她通向更高水平的垫脚石。那些学业上的难题、生活里的压力,都没有将她打倒,反而成为她砥砺前行的动力。
从不纠结于既定事实,以宽容之心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以务实精神为指引,她以豁达心胸面对所有不公。
赛场争辉,淬炼成钢
她坦言,这样坚定不移的心性,正是在一场场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锤炼而成的。那些比赛,除了定格在成绩单上的成绩,更给予她日益强大的内心。
一次次在赛场上与对手激烈角逐,在困境中寻找突破的方法,这些经历如同一场场严苛的训练,让她的羽翼逐渐丰满。在外研社的演讲比赛后,她直言,虽然没有在这次比赛获得过于出彩的成绩,但是在准备比赛时深挖相关话题的经历,极大拓宽了她的专业知识面和表达能力,也让她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到后来的沉稳自信。也正因如此,当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重大选择时,她能毫不犹豫地迈出坚定的步伐,向着心中的目标奋勇前行,用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做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同时这样的坚守也深刻体现在她的大学生全国英语竞赛的备赛过程中。在备赛的那个寒假的夜晚,她坐在书桌前,桌上堆满了厚厚的习题册和笔记本,那时,窗外的风偶尔拍打着玻璃,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仿佛在提醒她这个世界早已沉入梦乡。可她似乎听不见,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滑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夜晚唯一的呼吸。那些单词、文章,像是她唯一的伙伴,陪伴她度过这漫长的夜晚。她知道,此刻的别人或许正聊着天,笑着,享受着假期的悠闲。而她,选择了另一条路。每一次笔尖与纸张的摩擦,都是她与梦想的对话。她知道,这些夜晚的孤独,终将化作未来的光芒。
大三才准备保研,这时间够吗?程蕊的心中也曾闪过一丝犹豫,毕竟保研之路竞争激烈,需要准备的内容繁多,而时间却显得如此紧迫。可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很快占了上风: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就这样,凭借着一鼓作气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还有从过往经历中不断反思汲取的力量,她毅然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保研征途,一步步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这些经历带给程蕊的成长,让她在大三那年成功拿下综测第一的好成绩。综合测评追求的并不只有成绩,还有良好的体魄。她意识到,优异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样不可或缺。在追求学业进步与保持身心健康的过程中,程蕊的各项能力也得到全方位锻炼。她学会辨别事情的轻重缓急,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任务与社团活动,能够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按时高质量完成。在多线程处理事务的过程中,她不断优化流程,追求精益求精。
在拼搏的过程中,程蕊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一条都凝聚着她的智慧与心血。她深知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因此积极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学习小组,大家互相交流、互相激励,共同营造出一种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其次,在面对多项工作的挑战时,她运用“多线程工作”的方法,合理分配个人时间,将学习、工作、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同时她从不居功自傲,把学习成果单纯归结于个人努力,而是凭借长期应对困难积累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整合周边资源的关键作用,将资源利用最优化。
德馨品正,初心如炬
失败未曾给予她痛苦的回忆,是因为她有着一套独特的自我抗压机制。在工作学习之余,她并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将其分配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之中。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摊开朱自清的或徐志摩的文章,一字一句地临摹。笔尖轻轻划过纸面,仿佛在触摸那些文字背后的情感。朱自清的朴实深沉,徐志摩的浪漫飘逸,渐渐融入了她的笔触,也磨平了她内心的浮躁。每一次临摹,都是一次心灵的沉淀,让她在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将疲惫的重负缓缓卸下此外,她也喜欢蜿蜒的人行道上,随轻柔的微风,把满心的烦躁统统带走,让心灵在自由的漫步中寻得宁静。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程蕊认为书籍带给她的力量让她克服一切窘境。闲暇时光,程蕊总是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而传记类书籍则是她的心头最爱。她常常在书桌前翻开金斯伯格的传记,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那位大法官坚定而清晰的声音。金斯伯格的眼神透过纸页,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心中的迷雾。那些关于平等、抗争与坚持的故事,像一股无声的力量,注入她的血脉。她渐渐明白,女性的力量不仅在于柔韧,更在于无畏地站在风雨中,为自己、为他人发声。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觉醒。翻开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页,仿佛打开了一扇扇与伟人对话的大门。在她眼中,伟人的经历是跨越时空的智慧宝库,尽管时代不同,但人性的挣扎、追求与成长却是共通的,那些曾经助力伟人突破困境的智慧,同样能为她在当下的迷茫中指引方向,帮助她攻克生活抛来的一道道难题 。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对于学弟学妹,她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建议。“不要被焦虑裹挟,光焦虑是没有用的,要学会把焦虑转化成动力,如果你焦虑就去做。”她希望大家不要被焦虑裹挟,而是将焦虑转化为行动的动力,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她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告诉大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同时,她建议大家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保持身心健康,因为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此外,她认为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灵活的思维能力则有助于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青年应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时光,努力提升自己。
回顾自己的大学经历,她用“万千热爱,初心未改”八个字来总结。她对生活怀揣着无尽热爱,对自己的初心始终如一地坚守。她的故事,宛如一首激昂的奋进之歌,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勇敢前行。哪怕前方荆棘丛生,哪怕道路崎岖坎坷,只要我们怀揣梦想,不断拼搏,持续提升自我,也定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书写出精彩纷呈、不留遗憾的人生篇章。让我们以她为标杆,汲取她的智慧与力量,向着心中的目标奋勇迈进,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坚实而深刻的足迹。